直埋高溫保溫管道檢測項目及技術要求
直埋高溫保溫管道作為工業熱能輸送的核心設施,其安全性和穩定性直接影響生產系統的運行效率。由于長期承受高溫、壓力及土壤腐蝕等復合作用,定期開展系統性檢測是保障管道使用壽命的關鍵環節。檢測內容需覆蓋材料性能、結構完整性、保溫效果及防腐層狀態等多個維度,并需結合直埋環境特點制定針對性方案。
一、外護管氣密性檢測
采用0.02-0.1MPa壓縮空氣進行氣密性試驗,保壓時間不少于24小時。重點檢查焊縫、法蘭連接處及異形管件部位的泄漏情況。若壓降超過初始壓力10%,需通過泡沫檢漏法定位滲漏點,并及時進行補焊處理。
二、保溫層性能檢測
通過鉆孔取樣測定保溫材料密度、含水率及導熱系數,其中硅酸鋁纖維氈導熱系數應≤0.045W/(m·K)(350℃工況)。使用超聲波測厚儀測量保溫層厚度,允許偏差范圍為設計值的-3%~+5%。對于復合保溫結構,需分層檢測各材料界面結合狀態。
三、工作管無損檢測
對碳鋼或合金鋼管道實施100%射線探傷,焊縫質量符合GB/T 3323-2005Ⅱ級標準。采用磁粉檢測抽查彎頭、三通等應力集中部位表面裂紋。高溫管段需進行金相分析,檢測珠光體球化程度及蠕變損傷情況。
四、電火花檢漏與防腐層檢測
使用DC30kV電火花檢漏儀掃描外護管表面,檢測聚乙烯防腐層針孔缺陷。對環氧煤瀝青涂層實施附著力劃格試驗,要求達到1級標準。采用CIPS密間隔電位測量法評估陰極保護系統有效性,保護電位應維持在-0.85~-1.2V(CSE)范圍。
五、運行參數監測
安裝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實時監控管體溫度場分布,異常溫升點溫差報警閾值設定為設計溫度的±8%。通過應力應變監測裝置采集管道熱位移數據,對比理論計算值驗證補償器選型合理性。
六、回填質量驗收
分層回填后采用核子密度儀檢測溝槽壓實度,細砂墊層壓實系數≥0.94。使用地質雷達掃描覆土層,檢測是否存在空洞或異物侵入。設置警示帶定位標識,垂直間距不大于50cm,確保后期維護可追溯性。
綜合檢測周期建議為投運后第1年進行全面檢測,之后每3年開展定期檢測。對檢測中發現的保溫層含水率超標、工作管蠕變損傷≥2級等嚴重缺陷,應立即啟動維修程序并重新進行壓力測試,確保高溫管道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