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檢測項目
-
- 檢測原理:通過介電常數法(TDR、FDR)或電阻法測量土壤中水的體積占比。
- 意義:直接反映土壤水分含量,是灌溉決策的核心依據,幫助判斷作物需水量及干旱風險。
- 適用場景:農田灌溉優化、干旱監測及節水農業管理。
-
- 檢測原理:通過熱敏電阻或熱電偶傳感器采集土壤溫度數據。
- 意義:溫度影響水分蒸發速率、微生物活性及植物根系生長,結合水分數據可優化播種、施肥時機。
- 適用場景:溫室種植、凍土研究及季節性耕作規劃。
-
- 檢測原理:通過測量土壤溶液導電能力,間接反映鹽分含量。
- 意義:評估土壤鹽堿化程度,避免因鹽分過高抑制作物生長。
- 適用場景:鹽堿地改良、施肥管理及灌溉水質監測。
-
- 檢測原理:基于電導率數據換算或專用鹽分傳感器直接測定。
- 意義:精準量化鹽分濃度,輔助鹽漬化土壤治理和作物耐鹽品種選育。
- 適用場景:沿海農業區、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土壤健康監測。
-
- 檢測原理:通過離子選擇性電極測定土壤酸堿度。
- 意義:pH值影響養分有效性(如磷、鐵的吸收),指導石灰或硫磺施用調節酸堿平衡。
- 適用場景:酸性紅壤改良、設施農業營養液配比優化。
二、擴展檢測參數(部分高端設備支持)
-
- 檢測原理:通過張力計或干濕傳感器測量水分被土壤吸附的“束縛力”。
- 意義:比含水量更能反映植物根系吸水的難易程度,適用于精細化灌溉管理。
-
- 檢測原理:近紅外光譜或化學傳感器間接估算有機質比例。
- 意義:評估土壤肥力水平,指導有機肥施用及可持續耕作。
-
- 檢測原理:通過水分-氣體置換關系推算土壤物理結構。
- 意義:分析土壤透氣性和持水能力,改善土壤板結問題。
三、監測儀的主要技術類型
-
- 手持設備,適用于多點快速檢測與田間巡查,靈活性高但數據連續性有限。
-
- 埋設于固定點位,支持長期連續監測,搭配無線傳輸(如LoRa、NB-IoT)可實現遠程數據管理。
-
- 集成溫度、濕度、EC、pH等模塊,適用于科研級數據采集與分析。
四、應用場景
-
- 根據實時墑情制定變量灌溉方案,減少水資源浪費,提高作物產量。
-
- 監測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的水分循環,預測干旱對植被的影響。
-
- 結合土壤含水飽和度,評估山體滑坡、泥石流風險。
-
- 優化公園、草坪的灌溉系統,降低維護成本。
五、使用注意事項
-
- 定期校準傳感器,避免因土壤類型差異或電極老化導致數據偏差。
-
- 根據作物根系分布(如淺根蔬菜20cm、深根果樹60cm)確定傳感器埋設深度。
-
- 結合氣象數據(降雨、蒸發量)及作物生長周期綜合分析,避免單一參數誤判。
結語
上一篇: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檢測下一篇:明渠實流法流量現場比對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48
208
181
199
191
196
202
196
199
209
197
194
191
196
190
185
200
193
201
19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