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能驗證檢測
-
- 靜態精度:在穩定水位條件下,對比雷達水位計測量值與標準水位標尺(或激光測距儀)的誤差,誤差應≤±3mm(按行業標準或設備標稱值)。
- 動態響應:模擬水位快速升降場景(如每秒變化1cm以上),驗證設備跟蹤能力和數據連續性。
-
- 在設備標稱量程的10%、50%、90%位置設置測試點,驗證全量程線性度。
- 超出量程極限時,檢測設備是否觸發溢出報警。
二、環境適應性檢測
-
- 溫度:在-20℃~+60℃區間內分段測試,觀察顯示屏、電路板及天線的工作狀態。
- 濕度:在相對濕度≥95%環境下持續運行48小時,檢測是否出現數據漂移或短路故障。
-
- 根據IP防護等級要求(如IP67),進行噴淋、浸水試驗(注:非潛水型設備需嚴格按標稱參數測試)。
- 檢查外殼密封性,重點排查天線罩縫隙、電纜接口處滲水風險。
-
- 在強電磁干擾環境(如靠近高壓線、變頻器)下,測試測量數據波動幅度是否在允許范圍內。
三、安裝與校準檢測
-
- 垂直度:使用水平儀驗證設備軸線與水平面垂直度偏差≤1°。
- 盲區規避:確認安裝高度滿足最小測量盲區要求(通常為天線下方0.3~0.5m)。
-
- 零點校準:在無水狀態下,通過軟件修正基準面誤差。
- 多點線性校準:利用標定水池或移動靶板模擬不同水位,調整設備參數至輸出誤差最小化。
四、功能性檢測
-
- 驗證數據輸出接口(RS485、4-20mA、LoRa等)的兼容性及傳輸穩定性。
- 模擬斷網場景,檢查本地數據存儲是否完整,恢復通信后能否自動續傳。
-
- 設置閾值觸發高低水位報警,驗證聲光報警、遠程推送的時效性與準確性。
五、定期維護檢測
-
- 清潔雷達天線表面,檢查是否有結露、污垢或物理損傷。
- 測試供電系統電壓穩定性,太陽能設備需額外檢測電池充放電效率。
-
- 檢查設備運行日志,排查異常斷電或通信中斷記錄。
- 更新至最新固件版本,優化算法并修復潛在漏洞。
注意事項
- 檢測周期:汛期前、后各1次全面檢測;日常每月1次基礎巡檢。
- 標準依據:參照《GB/T 11828-2021 水位測量儀器》及設備廠家技術規范。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40
204
175
195
190
192
199
193
192
203
195
191
187
190
187
183
198
190
198
19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