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及其產品檢測項目全解析:從原糧到成品的質量控制
一、小麥原糧檢測項目
-
- 容重:反映籽粒飽滿度(國家標準GB 1351-2008,容重≥710g/L為一級小麥)。
- 雜質含量:包括砂石、秸稈等(一般要求≤1%)。
- 水分含量:儲存安全關鍵指標(通常控制在12.5%以內)。
-
- 真菌毒素:
-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嘔吐毒素):限量1mg/kg(GB 2761-2017)。
- 玉米赤霉烯酮(ZEN)、黃曲霉毒素B1等。
- 重金屬:鎘(≤0.1mg/kg)、鉛(≤0.2mg/kg)、砷(≤0.5mg/kg)。
- 農藥殘留:有機磷類、擬除蟲菊酯類等(依據GB 2763-2021)。
- 真菌毒素:
-
- 倉儲害蟲活體檢測(象甲、米象等)。
- 轉基因成分篩查(針對進口小麥,如MON71800等品系)。
二、小麥粉核心檢測指標
-
- 蛋白質含量:決定面筋質量(高筋粉≥12.2%,低筋粉≤10.5%)。
- 濕面筋含量:直接關聯面團彈性(GB/T 5506.2-2008)。
- 灰分:反映加工精度(特一粉≤0.55%,全麥粉≥1.2%)。
- 降落數值:評估α-淀粉酶活性(200-300秒為正常值)。
-
- 過氧化苯甲酰(增白劑,中國已禁用)。
- 偶氮甲酰胺(ADA,面包改良劑,限量45mg/kg)。
-
- 菌落總數(≤5×10? CFU/g)、大腸菌群、沙門氏菌(不得檢出)。
三、深加工產品專項檢測
-
- 蒸煮特性:吸水率、斷條率、拉伸強度。
- 鋁殘留量:傳統發酵劑可能超標(≤25mg/kg)。
-
- 丙烯酰胺:高溫烘烤產生(歐盟基準水平150μg/kg)。
- 反式脂肪酸:植脂末等原料引入(建議≤0.3g/100g)。
-
- 過氧化值(反映油脂氧化,≤0.25g/100g)。
- 冰晶殘留量(速凍工藝控制關鍵)。
四、檢測技術方法
-
- 近紅外光譜(NIR):快速測定蛋白質、水分。
- 高效液相色譜(HPLC):精準檢測毒素、添加劑。
-
- PCR技術:轉基因成分、致病菌鑒定。
- ELISA試劑盒:現場快速篩查毒素。
-
- 選擇性培養基分離(如沙門氏菌用XLD培養基)。
五、國際標準與中國法規
- CAC標準:CODEX STAN 199-1995(谷物污染物通用標準)。
- 美國AACC標準:如AACC 55-10(面團流變學特性)。
- 中國國標體系:GB 1355(小麥粉)、GB 7100(糕點衛生標準)。
結語
上一篇:土壤、沉積物、巖石檢測下一篇:酸堿度(pH)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37
203
172
193
187
187
197
192
191
202
192
188
185
186
183
179
192
185
195
19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