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沸試驗后內結合強度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解析
引言
煮沸試驗的目的
內結合強度定義與測試原理
核心檢測項目詳解
-
- 方法:未處理樣品直接測試,提供基準值。
- 標準:參照ISO 16978或ASTM D1037,要求至少5個平行樣本取平均值。
-
- 計算公式: 保留率(%)=(煮沸后強度/初始強度)×100
- 意義:保留率低于70%(行業常見閾值)表明材料耐濕熱性差。
-
- 步驟:稱量煮沸前后質量,計算吸水率: 吸水率(%)= [(M?-M?)/M?] ×100
- 影響:高吸水率(如≥20%)可能導致內部應力破壞結合界面。
-
- 目測評估:觀察煮沸后表面是否起泡、開裂或明顯分層。
- 顯微鏡/SEM檢測:掃描電鏡分析界面裂紋、膠層脫落等微觀失效模式。
-
- 技術手段:SEM觀察樹脂分布、纖維浸潤性變化,判定濕熱對界面化學鍵的影響。
-
- 方法:煮沸后干燥至恒重,測試強度恢復能力,評估材料可逆性損傷程度。
檢測流程
- 樣品制備:按標準裁剪試樣(通常50×50mm),邊緣打磨避免應力集中。
- 煮沸處理:100℃蒸餾水中浸泡指定時長,迅速轉移至冷水終止反應。
- 表面處理:擦干表面水分,室溫平衡24小時或強制干燥至含水率穩定。
- 強度測試:使用萬能試驗機以2mm/min速率加載,記錄斷裂峰值。
- 數據采集:剔除異常值(偏差>15%需重測),計算平均值及標準差。
關鍵影響因素
- 材料組分:酚醛樹脂比脲醛樹脂耐水性更優,纖維含量高可能加劇吸濕膨脹。
- 工藝參數:熱壓溫度不足導致膠黏劑固化不完全,煮沸后易分層。
- 煮沸條件:時間過長(>6小時)可能過度破壞結構,需按產品使用場景定制測試時長。
數據解讀與應用
- 合格判定:若煮沸后保留率≥80%,通常視為合格(如船舶用復合板);食品包裝材料要求更高(≥90%)。
- 改進方向:若分層嚴重,需優化膠黏劑耐水性或增加防水涂層;微觀裂紋多則調整熱壓工藝參數。
上一篇:波像差檢測下一篇:光柵槽線方向與毛坯邊緣傾斜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54
215
189
203
197
204
209
201
207
217
203
199
198
203
197
195
209
199
209
20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