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收獲機械檢測:保障作業效率與采收質量的重要環節
大蒜作為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其收獲環節的機械化程度直接影響著生產效率和農戶收益。大蒜收獲機械(如大蒜聯合收獲機、大蒜挖掘機、大蒜去土清選機等)的性能優劣,直接決定了蒜頭損傷率、泥土清潔度、損失率等關鍵指標。由于其作業對象——大蒜鱗莖相對脆弱,且生長環境(土壤粘性、濕度變化大)復雜多變,對機械的設計、制造和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對大蒜收獲機械進行系統、科學、規范的檢測,是保障其作業可靠性、作業質量、使用壽命以及用戶安全的核心手段,也是農機質量監督、產品研發改進和市場準入的重要依據。一套完整的檢測評估體系,能有效篩選出性能優良的機械設備,推動產業技術進步。
一、 核心檢測項目
大蒜收獲機械的檢測項目需覆蓋其核心功能、作業性能、安全性與可靠性等關鍵方面:
1. 基本參數與結構檢查: 檢查機器外形尺寸、整機質量、工作幅寬、挖掘深度調節范圍、主要工作部件(如挖掘鏟、輸送鏈、夾持輸送裝置、清選裝置、收集裝置等)的結構完整性、尺寸規格及裝配質量。
2. 作業性能檢測: 這是核心中的核心,主要包括: * 收獲損失率: 測定漏收的蒜頭、折斷的蒜莖以及機械損傷無法收集的蒜頭占總產量的百分比。 * 蒜頭損傷率: 統計在挖掘、輸送、清選、收集過程中表皮被劃傷、擦傷、擠壓破裂或內部受損的蒜頭占總收獲量的百分比。 * 含土率/清潔度: 檢測收集后蒜頭表面攜帶泥土的重量百分比,反映清選裝置的效果。 * 生產率: 測量單位時間內(通常為小時)機器收獲的蒜地面積或收獲的蒜頭質量。 * 挖掘深度穩定性: 評價機器在作業過程中實際挖掘深度與設定深度的符合性及一致性。 * 適應性: 在不同土壤類型(沙土、壤土、粘土)、不同濕度、不同種植行距/株距條件下的作業效果評估。
3. 動力性能與能耗檢測: 測量配套動力需求(牽引力或功率消耗)、燃油或電力消耗率。
4. 安全性能檢測: 檢查傳動部件防護裝置、安全警示標志、操作者工作環境(如噪音、振動)、緊急停機裝置等是否符合相關安全標準。
5. 可靠性試驗: 通過規定的作業時間或作業量,考核機器的故障率、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等。
6. 使用維護方便性: 評估調整、保養、潤滑、易損件更換的便捷程度。
二、 關鍵檢測儀器
完成上述檢測項目需要借助一系列專業儀器設備:
1. 通用測量工具: 鋼卷尺、卡尺、測角儀、轉速表、秒表、電子秤(大量程)、土壤含水率測定儀、土壤緊實度儀等。
2. 作業性能專用儀器: * 損失率/損傷率收集裝置: 專用收集框、網,用于收集漏失或受損的蒜頭和莖葉。 * 清潔度檢測設備: 振動篩、鼓風機(模擬特定風力)、電子天平(用于稱量泥土重量)。 * 深度測量儀: 深度尺或帶有深度傳感器的數據采集系統,用于在線監測挖掘深度。 * 面積/長度測量儀: GPS測畝儀或輪式測距儀,用于準確測量作業面積。
3. 動力性能儀器: * 拉力/扭矩傳感器: 用于測量牽引式收獲機的牽引阻力或驅動軸扭矩。 * 功率分析儀: 用于測量自走式或電力驅動收獲機的動力輸出軸功率或電機輸入功率。 * 燃油/電量流量計: 精確測量作業過程中的燃油消耗量或電能消耗量。
4. 安全與環保儀器: 噪聲計、振動測試儀、粉塵濃度測定儀。
5. 數據采集系統: 多通道數據采集器,用于同步記錄拉力、扭矩、轉速、深度、位置、時間等多種信號。
三、 主要檢測方法
大蒜收獲機械的檢測通常在田間實際作業條件下進行,遵循嚴格的方法學:
1. 試驗田準備: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蒜田,記錄土壤類型、濕度、緊實度、大蒜品種、成熟度、種植密度(行距、株距)等基礎信息。劃分出足夠長度的測試區、穩定作業區和輔助區。
2. 基本參數測量: 按照標準方法測量機器靜態參數。
3. 作業性能測試: * 損失率/損傷率: 在測試區內,收集機器通過后遺留在地里的所有蒜頭(漏挖)和從機器各環節(輸送、清選、收集)散落或排出的蒜頭、斷莖以及有明顯損傷的蒜頭,分類稱重,計算相對于理論產量的百分比。 * 清潔度: 在收集裝置出口處,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蒜頭樣本,稱總重;人工清除樣本上附著的泥土(或使用標準清洗方法),再稱凈重,計算含土率。 * 生產率: 記錄機器在測試區內連續作業的時間(剔除轉彎、故障等非作業時間)和實際收獲面積或收獲物總質量,計算小時生產率。 * 挖掘深度: 在穩定作業區內,沿溝槽橫向多點測量實際挖掘深度,計算平均值和變異系數。
4. 動力性能測試: 在穩定作業區,使用拉力傳感器或功率分析儀連續測量牽引力或功率消耗,同時記錄作業速度,計算能耗指標。
5. 安全與可靠性: 檢查安全防護,測量操作位噪音振動;進行規定時間/面積的持續作業,記錄發生的所有故障。
四、 遵循的檢測標準
大蒜收獲機械的檢測需依據國家、行業或國際標準進行,確保檢測結果的權威性和可比性:
1. 中國國家標準 (GB) & 農業行業標準 (NY/T): * GB/T 21962-2020 《農作物收獲機械 通用技術條件》 (規定通用安全、性能要求) * NY/T XXXX - XXXX (具體標準號可能因大蒜收獲機械的專項標準制定進程而變化,需查詢最新標準) 通常會有專門針對根莖類作物(如大蒜、洋蔥、馬鈴薯等)收獲機械的技術條件、試驗方法標準。 * GB 10395.1 《農林機械 安全 第1部分:總則》 * GB/T 5667 《農業機械 生產試驗方法》 * GB/T 6973 《單粒(精密)播種機試驗方法》 (部分行距株距測量方法可參考)
2. 國際標準 (ISO): * ISO 4254-1:2013 《農業機械 — 安全 —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ISO 6720:1989 《農業機械 — 聯合收獲機和功能組件 — 詞匯》 (部分術語定義可參考) * 可能存在ISO的根莖類作物收獲機械專項標準或技術報告。
3. 其他區域標準: 如ASABE (美國農業與生物工程師學會) 制定的有關根莖作物收獲機械的試驗標準(如ASABE S343.3)也可能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對大蒜收獲機械進行系統、科學的檢測,是連接產品設計與實際應用效果的關鍵橋梁。通過明確的檢測項目、精準的檢測儀器、規范的檢測方法以及權威的檢測標準,能夠全面、客觀地評價機器的作業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經濟性。這不僅為農機管理部門的質量監督和市場準入提供了技術依據,也為制造商改進產品設計、提升制造質量指明了方向,最終推動大蒜收獲機械的技術進步,保障蒜農高效、低損、安全地完成收獲作業,提升產業整體效益。持續的檢測標準更新和檢測技術創新,對于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種植模式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