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安全檢測
-
- 檢測內容:利用工具(如Nessus、OpenVAS)掃描網絡設備、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的已知漏洞,模擬黑客攻擊(滲透測試)驗證漏洞危害性。
- 標準參考:OWASP Top 10(Web應用安全風險)、CVE(公共漏洞庫)。
-
- 檢測要點:
- 傳輸加密:檢查HTTPS/TLS協議配置、證書有效性(如SSL Labs評分)。
- 存儲加密:驗證數據庫、文件系統是否使用AES-256等強加密算法。
- 工具示例:Wireshark(流量分析)、VeraCrypt(磁盤加密驗證)。
- 檢測要點:
-
- 檢測項:
- 多因素認證(MFA)是否啟用;
- 權限分配是否符合最小化原則(如RBAC模型);
- 會話超時機制是否生效。
- 檢測項:
-
- 檢測范圍:驗證終端防病毒軟件、網絡防火墻、郵件網關的反病毒規則庫更新狀態,測試勒索軟件攔截能力。
二、管理機制檢測
-
- 審查內容:檢查是否存在成文的安全管理制度(如《數據分類分級指南》《應急預案》),并評估與實際操作的符合性。
-
- 檢測項:
- 日志留存周期是否滿足法規(如GDPR要求6個月以上);
- 是否部署SIEM系統(如Splunk)實現異常行為實時告警。
- 檢測項:
-
- 評估方法:通過釣魚郵件模擬測試、保密協議簽訂率、定期培訓記錄核查員工安全素養。
三、物理安全檢測
-
- 檢測要點:機房防火防潮措施、UPS電源冗余、電磁屏蔽裝置有效性。
-
- 驗證項:生物識別門禁系統日志、訪客全程陪同制度執行情況、敏感區域視頻監控覆蓋度(保留90天以上錄像)。
四、合規性檢測
-
- 常見標準:
- 國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等保三級);
- 國際: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GDPR(歐盟數據保護)。
- 檢測方法:對照標準條款逐項核查,如等保要求中的“入侵防范”和“數據備份”。
- 常見標準:
-
- 金融業:PCI DSS(支付卡數據安全標準);
- 醫療業:HIPAA(患者隱私保護);
- 政府機構: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要求。
五、檢測流程示例
- 準備階段:明確檢測范圍(如核心業務系統)、簽訂保密協議。
- 實施階段:組合使用自動化工具與人工滲透,交叉驗證結果。
- 報告階段:輸出風險評級報告(如高危/中危/低危),提供修復建議。
- 整改復測:針對漏洞閉環管理,復測確認修復有效性。
六、總結
上一篇:光束寬度/光束直徑檢測下一篇:紅外光譜透射比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40
204
175
195
190
192
199
193
192
203
195
191
187
190
187
183
198
190
198
19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