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地板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復合地板綜合性能測試指南
引言
復合地板憑借其美觀、穩定及易于鋪設的特點,成為廣泛應用的地面裝飾材料。其性能優劣直接影響使用體驗和壽命。科學、全面的測試評估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以下是復合地板關鍵性能測試的詳細解讀。
一、尺寸穩定性測試:應對環境變化的關鍵
- 測試目的: 評估地板在高濕度環境下抵抗膨脹變形的能力,確保鋪裝后縫隙均勻,不起拱。
- 測試方法: 將地板試樣完全浸泡在特定溫度(如23±2℃)的水中規定時間(常用24小時)。
- 測量指標: 取出后擦干表面水分,精確測量其厚度相對于浸泡前的膨脹增加量(以百分比表示)。
- 標準要求: 膨脹率越低越好,表明地板在潮濕環境下尺寸更穩定。優質產品通常要求厚度膨脹率≤18%,甚至更低(如≤12%)。
二、力學性能測試:抵抗沖擊與承載負荷
- 抗沖擊(落球測試):
- 方法: 使用特定重量(如鋼球)從規定高度自由落體沖擊地板表面(通常選擇易損點如榫槽)。
- 評估: 觀察沖擊點及周邊是否有開裂、碎裂或明顯凹陷。損害程度越小,抗沖擊能力越強。
- 靜載荷(承重能力):
- 方法: 在地板表面放置規定直徑的壓頭(模擬家具腳),施加逐漸增加的重量并保持規定時間。
- 評估: 卸載后觀察地板表面是否產生永久性的殘余壓痕(凹陷深度)。殘余壓痕深度越小,表明地板抵抗長期靜載荷的能力越強。
三、表面性能測試:耐磨與抗刮擦
- 耐磨性能(轉數測試):
- 方法(主流): 使用旋轉式耐磨儀,在特定壓力下用標準研磨砂輪(或砂紙)對地板表面進行旋轉研磨。
- 指標(關鍵): 耐磨轉數 - 記錄磨穿表面耐磨層(露出基材圖案)所需的研磨轉數。轉數越高,耐磨性越好。
- 分級: 根據轉數(如AC1:≥6000轉;AC5:≥9000轉)劃分耐磨等級,適用于不同使用強度的區域。
- 表面抗刮擦性能:
- 方法: 使用特定硬度、形狀的刮擦工具(如鋼針),在固定載荷下按規定速度劃過地板表面。
- 評估: 觀察表面劃痕的可見程度(是否有明顯發白、光澤變化或溝槽)。劃痕越輕微、越不明顯,抗刮擦性能越好。
四、環保及安全性能測試:關注室內健康
- 甲醛釋放量檢測:
- 核心方法(氣候箱法): 將規定面積的試樣放入溫度、濕度、空氣交換率嚴格控制的標準氣候箱(通常1立方米)。
- 原理: 模擬室內環境,收集箱內空氣中釋放的甲醛。
- 測定: 在規定時間(如7天或28天)后,采集箱內空氣,分析甲醛濃度(單位為毫克每立方米,mg/m³)。
- 等級(國標參考): 常見等級如E1級(≤0.124 mg/m³)、更嚴格的ENF級(≤0.025 mg/m³)或E0級(≤0.050 mg/m³)。等級越高,環保安全性越好。
五、耐污染與耐光性能測試:維護外觀持久性
- 耐污染測試:
- 方法: 在地板表面滴加或涂抹常見污染物(如紅酒、咖啡、鞋油、墨水等),按規定時間(如24小時)后清潔。
- 評估: 觀察表面是否有殘留污漬、變色或腐蝕。清潔后恢復度越高,耐污性越好。
- 耐光色牢度測試:
- 方法: 將地板試樣部分遮蓋,部分暴露在模擬太陽光的氙燈下照射規定時間(如幾百小時)。
- 評估: 對比遮蓋部分與暴露部分的顏色變化(用灰度卡評級)。變色程度越小(灰度等級越高,如4級或5級),耐光變色性能越好,不易褪色。
總結與建議
復合地板的性能優劣需通過一套嚴謹、系統的測試方法進行綜合評估。消費者在選購時,應關注核心指標如耐磨轉數(反映耐用性)、甲醛釋放量等級(反映環保性)和厚度膨脹率(反映穩定性)。選購時應要求查看由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符合國家或國際標準(如GB/T 18102、EN 13329)的近期檢測報告,切勿輕信單一宣傳口號。了解這些測試方法與標準要求,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確保鋪裝效果和使用安全長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