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電鏡測試
發布時間:2025-07-25 09:38:02- 點擊數: - 關鍵詞:透射電鏡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透射電子顯微分析技術詳解
核心原理與技術基礎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通過高能電子束穿透超薄樣品(通常<100納米)獲得微觀結構信息。其核心在于:
- 電子源: 鎢燈絲、六硼化鑭或場發射電子槍產生高亮度、相干性好的電子束。
- 電磁透鏡系統: 多級磁透鏡精確聚焦電子束,控制放大倍率(可達百萬倍以上)。
- 成像機制: 電子束與樣品原子相互作用發生散射(彈性與非彈性)。未被散射或小角度散射電子參與成像,形成包含樣品內部結構的襯度:
- 質量-厚度襯度: 重元素或厚區域散射強而顯暗。
- 衍射襯度: 晶體取向差異造成明暗變化(明場/暗場像)。
- 相位襯度: 高分辨下相干電子波相位差成像(HRTEM),可直接觀察原子排列。
- 相互作用產物利用: 除透射電子外,還可收集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特征X射線、能量損失電子等信號,實現形貌、成分、結構綜合分析。
關鍵工作模式
- 成像模式:
- 明場像: 僅讓直射電子通過物鏡光闌,晶體缺陷、第二相等襯度高。
- 暗場像: 使用衍射束成像,特定晶粒或相變體清晰顯現。
- 高分辨像: 利用相位襯度,直接解析晶體原子排列結構。
- 掃描透射像: 聚焦電子束在樣品上掃描,同步檢測透射電子強度(STEM),結合環形探測器可獲高角環形暗場像,原子序數襯度明顯。
- 衍射模式:
- 選區電子衍射: 通過光闌限定微小區域(微米量級)獲取晶體衍射花樣,確定物相、取向。
- 會聚束電子衍射: 小束斑會聚束照射,用于微小區域晶體對稱性、應變分析。
- 分析模式:
- X射線能譜分析: 收集特征X射線進行元素定性與定量分析。
- 電子能量損失譜分析: 測量電子非彈性散射能量損失,分析元素種類、價態、近鄰結構等。
樣品制備關鍵要求
樣品制備是成功分析的核心前提:
- 超薄要求: 常規TEM需厚度小于100納米以減少電子多重散射。特殊技術(如冷凍電鏡)有不同要求。
- 代表性: 樣品應能反映所研究材料的整體特性。
- 無損傷: 制備過程避免引入機械損傷或熱損傷。
- 清潔無污染: 避免油脂、灰塵等影響觀察與分析。
- 導電性: 非導電樣品需鍍導電膜避免荷電效應。
- 常用方法:
- 離子減薄: 適用于金屬、陶瓷、半導體等硬質材料的最終減薄。
- 超薄切片: 適用于生物、高分子等軟材料,常用超薄切片機。
- 雙噴電解拋光: 適用于特定金屬與合金。
- 聚焦離子束: 可精確定位制備微區橫截面樣品。
- 粉末分散: 將納米粉體分散在載網支持膜上。
- 復型技術: 復制原始表面形貌進行觀察(間接觀察)。
典型應用領域
透射電子顯微術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及相關領域:
- 微觀結構與缺陷分析: 觀察晶粒、相界、位錯、層錯、空位、沉淀相等。
- 納米材料表征: 精確測量納米顆粒、納米線、量子點等的尺寸、形貌、晶體結構、界面。
- 界面與表面研究: 分析異質界面結構、原子尺度粗糙度、表面重構。
- 材料失效分析: 探究斷裂、疲勞、腐蝕等失效起源處的微觀機制。
- 生物結構解析: 冷凍電鏡可重構生物大分子、細胞器的近原子分辨率三維結構。
- 半導體器件分析: 研究超晶格、量子阱、界面態、器件微觀缺陷。
- 相變研究: 原位觀察相變過程及其微觀結構演變。
- 元素成分與化學態分析: 通過EDS/EELS進行微區成分、化學鍵合、價態分析。
技術優勢與局限性
- 優勢:
- 分辨率極高(亞埃級),可直接觀察原子。
- 提供豐富信息:形貌、晶體結構、取向、成分、化學態。
- 多種成像與分析模式集成。
- 適合各類固體材料(需制備)。
- 局限性:
- 樣品制備復雜、耗時,且可能引入假象。
- 樣品觀察區域極小(微米至納米尺度)。
- 高能電子束可能損傷敏感樣品(如生物、有機材料、電子束敏感材料)。
- 設備昂貴,操作維護復雜,需要專業技術人員。
- 對樣品厚度、純度要求苛刻。
技術要點總結
透射電子顯微術是揭示物質微觀世界的有力工具,其核心在于利用高能電子束與超薄樣品的相互作用。通過精確控制電磁透鏡系統和選擇不同成像模式(明場、暗場、高分辨、STEM)、衍射模式(SAED, CBED)及分析模式(EDS, EELS),可獲取材料在原子/納米尺度的形貌、晶體結構、缺陷、化學成分及電子結構等多維信息。成功應用高度依賴于高質量的樣品制備技術(如離子減薄、超薄切片、FIB)。盡管存在樣品制備困難、束流損傷、分析區域微小等挑戰,其無與倫比的超高分辨率和對材料微觀特性的綜合解析能力,使其在基礎科學研究與前沿技術開發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