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釋放速率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熱釋放速率測試:材料火災安全性的核心評估手段
引言
火災的破壞力與材料的燃燒行為密切相關,其中熱釋放速率(Heat Release Rate, HRR)被視為評估材料火災危險性的最關鍵參數之一。它直接決定了火災發展的速度、規模以及對人員和財產的威脅程度。熱釋放速率測試通過科學量化材料在受熱或燃燒時單位時間內釋放的熱量,為防火安全設計、材料篩選與法規制定提供至關重要的依據。
測試原理與核心意義
熱釋放速率(HRR)定義為材料在燃燒過程中單位時間內釋放的熱量,通常以千瓦(kW)或千瓦每平方米(kW/m²)表示。其測試的核心原理基于耗氧原理:絕大多數有機材料燃燒時消耗的氧氣量與釋放的熱量之間存在特定的比例關系(通常約13.1兆焦耳熱量對應消耗1千克氧氣)。通過精確測量材料燃燒時消耗的氧氣流量,即可計算出實時的熱釋放速率。
- 核心意義:
- 火災發展驅動力: HRR是驅動火災增長、火焰蔓延及煙氣生成的主要能量來源。峰值熱釋放速率(pkHRR)尤其關鍵,它標志著火災達到的最大強度。
- 火災危險性評價基石: HRR及其衍生參數(如總放熱量、燃燒增長速率指數)是評價材料火災危險性的首要指標,直接影響材料的分級。
- 消防設計與應急預案依據: 為建筑防火分隔、自動滅火系統設計、人員疏散時間計算等提供關鍵的輸入數據。
- 材料研發與改進導向: 指導研發阻燃性能更優、火災安全性更高的新材料。
主流測試方法:錐形量熱儀(Cone Calorimeter)
錐形量熱儀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研究材料燃燒行為、特別是測量熱釋放速率的最齊全和標準化工具。
-
測試裝置核心組成:
- 輻射錐: 提供可控、均勻的標準熱輻射通量(通常范圍在0-100 kW/m²),用于點燃試樣并模擬真實火源的熱反饋。
- 試樣支架: 承載標準尺寸(通常100mm x 100mm)的待測材料試樣。試樣可水平或垂直放置(常用水平)。
- 點火裝置: 電火花點火器,輔助點燃試樣。
- 排氣系統: 配備高精度氣體采樣探頭、流量計、抽氣泵。燃燒產物被收集并通過特定設計的管道系統。
- 氣體分析系統: 實時測量排氣管道中氧氣(O?)、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的濃度差(入口與出口)。
- 煙測量系統: 通常利用激光束衰減法測量煙氣產生率。
- 稱重裝置: 實時監測試樣質量損失速率。
-
標準測試流程概要:
- 試樣制備: 按標準要求準備、狀態調節試樣,封裝邊緣(通常用鋁箔),精確稱重后置于試樣支架上。
- 環境設置: 設定所需的輻射熱通量水平(如25, 35, 50, 75 kW/m²),啟動排氣系統達到穩定流量。
- 點火與數據采集: 放下輻射錐,啟動點火器(通常在施加輻射一定時間后自動點火),同時開始連續、實時采集所有傳感器數據(氣體濃度、流量、煙密度、質量等)。
- 測試終止: 持續測試直至試樣停止燃燒(火焰熄滅)或達到預設的時間。記錄熄滅時間。
- 數據處理: 基于耗氧原理,利用采集到的氧氣濃度變化和排氣流量數據,計算瞬時熱釋放速率(HRR)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并導出關鍵參數。
關鍵測試參數解讀
錐形量熱儀測試報告包含豐富的數據,核心參數包括:
- 熱釋放速率(HRR)曲線: 整個燃燒過程中HRR隨時間變化的圖形,是最核心的輸出。
- 峰值熱釋放速率(pkHRR): HRR曲線上的最大值(單位:kW/m²)。這是評估材料火災危險性最關鍵的單值參數之一。 數值越高,材料在火災中瞬間釋放的熱量越大,危險性通常越高。
- 平均熱釋放速率(Av-HRR): 特定時間段內(如燃燒期內)HRR的平均值。
- 總放熱量(THR): 整個燃燒過程釋放的總熱量(單位:MJ/m²)。反映材料燃燒的總能量貢獻。
- 點燃時間(TTI): 從施加輻射熱開始到試樣表面產生持續火焰所需的時間(單位:秒)。衡量材料點燃難易程度。
- 質量損失速率(MLR): 單位時間試樣質量損失(單位:g/s)。與熱解和燃燒過程相關。
- 有效燃燒熱(EHC): 單位質量損失所釋放的熱量(單位:MJ/kg)。反映材料氣相燃燒的充分程度。
- 燃燒增長速率指數(FIGRA): 通常定義為pkHRR除以達到pkHRR所需的時間(FIGRA?.??? 或 FIGRA?.??? 等)。是評估材料燃燒增長快慢的關鍵指標,廣泛用于建筑產品分級標準(如歐盟EN 13501-1)。 數值越高,火焰傳播風險越大。
- 煙氣生成率(SPR)與總煙生成量(TSP): 評估材料燃燒時的產煙特性。
廣泛應用領域
熱釋放速率測試結果廣泛應用于眾多關乎公共安全的行業和領域:
- 建筑與建材: 評估外墻保溫材料、內裝飾材料(墻板、地板、吊頂、涂料)、家具材料、電線電纜包覆層等的火災性能。是建筑防火規范(如GB 8624, EN 13501-1)分級的重要依據。
- 交通運輸: 測試火車、飛機、船舶、汽車內飾材料(座椅、內飾板、地毯、隔熱隔音材料)、電纜、電池包材料的防火安全性。
- 電子電氣: 評估電路板基材、元器件封裝材料、外殼塑料的阻燃性能。
- 家具與紡織品: 測試沙發、床墊、窗簾、地毯等軟墊家具和紡織品的燃燒特性。
- 阻燃材料研發: 評價新型阻燃劑和阻燃配方對降低材料HRR(尤其是pkHRR)和FIGRA的效果。
- 火災科學研究: 深入理解不同材料的燃燒機理、火焰傳播模式及火災發展動力學模型驗證。
測試的重要考慮因素
為了獲得可靠、可重復且可比的數據,需嚴格控制以下因素:
- 試樣狀態: 厚度、密度、含水量、表面處理(是否帶原始飾面)必須符合標準要求,并經過適當的溫濕度調節。
- 輻射熱通量: 所選的輻射水平應能反映預期的火災場景(如早期發展階段或充分發展階段)。不同輻射通量下的測試結果可能差異顯著。
- 試樣方向: 水平或垂直放置會影響熔融、滴落行為,從而導致燃燒特性變化。
- 邊緣效應: 試樣邊緣的封裝方式需標準一致,以減少邊緣燃燒帶來的偏差。
- 設備校準與維護: 氣體分析儀、流量計、輻射熱流計等必須定期進行嚴格校準,確保數據準確性。排氣系統需保持清潔暢通。
- 操作規范: 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SOP)進行測試,包括點火時機、數據記錄起止點等。
熱釋放速率測試,特別是基于錐形量熱儀的標準方法,是量化材料火災危險性的黃金準則。它提供的峰值熱釋放速率(pkHRR)和燃燒增長速率指數(FIGRA)等關鍵參數,深刻揭示了材料在火災中的能量釋放強度和發展速度,成為防火安全工程、材料阻燃研究和產品合規性認證不可或缺的科學工具。通過精確可靠的HRR測試,能夠有效甄別高風險材料,推動防火安全技術的進步,并為預防和減緩火災損失構筑堅實的科學基礎。
補充:關鍵測試考慮因素簡述
- 代表性取樣: 樣品應能代表實際使用的材料狀態(厚度、密度、結構)。
- 輻射水平選擇: 需根據材料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入射熱輻射通量(如25, 35, 50, 75 kW/m²)。不同通量下的結果差異可能很大。
- 環境條件: 實驗室溫濕度應監控并記錄,因其可能對某些材料的點燃和燃燒行為有輕微影響。
- 重復性與統計分析: 通常需要對同一樣品進行多次測試(如至少3次),以評估結果的重復性并報告平均值及變異范圍。
- 標準遵循: 必須嚴格遵照相關的國際或國家標準(如ISO 5660-1, ASTM E1354, GB/T 16172)進行操作和報告。

